第1174章 班子调整-《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第(2/3)页

    “子帆,谈正事,班子调整部里如何指示?”

    “你问我?我就是个跑腿的,你们‘大佬’早就沟通好了,部长指示,要尊重滇省的意见。这次考察,重头戏就是副书记李刚,拟任正部级重要领导岗位,其它的你应该比我清楚。反正部长交代了,要想你这个大书记多请示,你说怎么考察我就怎么考察。”

    王鸿涛笑道:“胡扯,我怎么能干预上级组织考察?你这个钦差大臣一点原则性都没有了!就按照你们的程序进行,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这点我相信,干你的活,从来就没出现过意外。”

    “走吧,皇帝不差饿兵,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我亲自陪你们这些钦差吃顿好的!”

    下午两点,考察公告张贴出来了,考察对象为省委副书记李刚、省纪委常务书记张小斌、大理州委书记袁家浩、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谭日臻。

    不用猜,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位置,而大理州委书记袁家浩作为第一个将地方一般性债务清零的市州一把手,获得了提拔重要,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账还不完,谁都别想走。还完了,有可能提拔重用。

    滇省这次班子调整动静不小,位置空缺的很多,有能量的不在少数,上蹿下跳的人很多,但是当招呼打到王鸿涛这里后,都被强硬的顶了回去,就一句话:债不清、人不走!不能失信于全省人民。

    时至今日,能“硬下”王鸿涛的人不多了,放眼全国也就那几十人,而这些人也不是谁想找就能找得起。

    就在考察期间,中纪委网站通报,对滇省原省长雷健峰、副省长马非等人立案侦查。

    既然上头有了结果,滇省纪委紧随其后,“不合时宜”的公布,对152名党政干部立案审查的通告。这表示,152个重要岗位空缺,结合正在各部门、各市州县的人事研判组,全省的干部都知道,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即将开始。

    人事问题是最敏感的,也最牵动人心,但凡有关系的都开始“活动”,各市、州开始不要命的清偿政府债务,仅省财政从上级收到的资金就达到500多亿,都是那些地方干部从部委跑来的、要来的,不逼一把还真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大的能量。

    同时,小斌这个“财神爷”从这次案件中“榨”出来一千多亿,王鸿涛适时的把清偿政府债务的省级配套资金,从30%增大到50%,你地方还多少,省里就补多少。

    于是,滇省“包工头”们的春天到了,省、市、县开始了大面积的政府债务“清零”行动,在偿还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又令人深思,甚至检讨。

    有些县区有2010年以前的债务,这说明欠债长达十余年!有些“包工头”已经去世了,导致钱付不出去,项目单位想尽办法合理的清理债务。

    政府主动清偿债务,这可能是除秦省外,各省罕见的事情,也是极大的民生工程。全省的生意人都在感恩王鸿涛,大家都知道是王书记定下了“铁腕”政策,才让大家拿到了几千亿的工程款、项目款、采购款等等。
    第(2/3)页